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宋维东)长春高新8月29日晚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长春高新实现营收66.0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9.83亿元。公司持续强化研发创新,不断加快推进新产品研发,加速推动高潜力产品布局,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深入推动转型发展。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达13.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32%,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至20.21%;其中研发费用11.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0.22%。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长春高新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主要从事大分子、小分子创新药和基因工程生物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持续深耕儿童及女性健康领域并积极布局内分泌代谢、免疫及呼吸、肿瘤等业务领域。其重点产品包括生长激素系列产品、促卵泡激素系列产品、金蓓欣(伏欣奇拜单抗)等。值得一提的是,金蓓欣(伏欣奇拜单抗)是国内首款抗白介素1β(IL-1β)全人源单抗,也是国内第一款获批上市的IL-1β单克隆抗体,填补了我国痛风抗炎领域长效精准靶向治疗空白,进一步丰富了长春高新成人自免领域的产品布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公司从技术领域着手打造产品赛道,不断提高研发效能及项目商业转化能力,快速形成创新产品矩阵并转化为企业实际经营成果。”长春高新相关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长春高新另一重要子公司百克生物主要从事人用疫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水痘减毒活疫苗、冻干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今年上半年,百克生物主要在研项目共计16项,其中处于已获批临床试验及申请注册阶段的项目11项。公司在研管线多个产品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年来,长春高新不断完善多领域管线布局,积极拓展技术覆盖面,推进全球化布局,推动现有产品技术升级和工艺优化,持续完善多层次的研发管线,丰富项目储备。公司全面应用人工智能(AI)驱动创新药研究,提升研发效率,尤其应用在以小核酸为主的精准靶向和组织递送、差异化药物分子设计和多抗技术等方面形成了多项成果。同时,依托多模态融合技术(大分子/小分子/小核酸)、创制高竞争力的药物分子,加速转化研究,无缝连接临床试验,打造了多疾病领域、多治疗模态技术、高潜力和高度差异化的创新药管线布局,有效推进了新产品研发及上市进程。
基于已在妇儿领域取得的优势地位,长春高新进一步强化了内分泌代谢和妇儿领域的产品布局,前瞻性布局了多个高需求和高潜力的治疗领域,包括肿瘤、免疫及呼吸、皮肤、肾脏、眼科和神经疾病等,支持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多元化布局和国际化的战略目标。
在药物研发领域,长春高新构建了多个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平台,全面覆盖创新药物设计、筛选、评价、工艺开发及制剂研究全流程,并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显著提升研发效率与创新能级;同时,公司围绕核心创新,已申请多个专利,构建技术保护壁垒。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当前,长春高新在聚焦妇儿健康领域的同时,免疫及呼吸、肿瘤等新业务板块战略规划布局不断清晰、完善并取得重要进展。公司正经历“单一爆品”向“多元化创新”的战略转型关键期。目前,长春高新拥有多个具有市场潜力的重点在研创新品种,为中长期成长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创新管线成果持续兑现和国际化布局深入推进,公司当前的研发投入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长春高新上述负责人表示,公司将坚定以医药大健康创新领域为核心的产业发展定位,积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团公司。公司将本着“做足存量、做优增量、做强研发”原则,不断加大创新技术及项目投入及合作力度,进一步强化市场开发及品牌建设、降本控费,做到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品牌价值、企业价值、投资价值,构建高预期、高科技、高壁垒的“第二增长曲线”,确保企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转载请注明:风向资讯网 » 财经 » 长春高新: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7.32% 高潜力产品布局加速推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