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黄灵灵)随着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不断优化,境外机构对A股优质企业的配置需求日益增加。4月24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在香港举办“深市上市公司香港交流日”活动,聚焦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组织11家深市优质上市公司代表与境外投资者面对面交流,近30家国际投资机构参与。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会外资机构普遍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涌现出一批现象级科技亮点,不同领域的新动能正在积蓄壮大,A股优质上市公司代表了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呈现出较优的投资价值。
全球化布局夯实竞争“堡垒”
境外投资者对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和技术突破表现出高度关注,认为中国企业通过全球化布局以及加强研发投入水平,能较好对冲全球贸易形势不确定因素的负面冲击,为业绩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活动中,多家深市公司积极介绍自身在海外市场的业务布局情况。美的集团在路演中展示了其全球化成果,美的自有品牌业务收入已达智能家居业务海外收入的43%。公司投资者关系负责人表示,美的依托全球12个国家的38个研发中心,持续巩固核心部件技术的领先优势,2022年-2024年研发投入超过430亿元。
作为全球PCB行业龙头,鹏鼎控股2024年营收达351亿元,其泰国生产基地建设引发投资者兴趣。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周红介绍,“ONE AVARY”平台整合全球资源,AI服务器PCB技术已实现规模化应用。
潍柴动力凭借重型发动机、变速器销量全球第一的地位,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公司依托全球化布局,新能源动力系统业务加速占据国际市场,公司产品远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收入贡献持续提升。
此外,参加路演的深市公司积极推介海外产品亮点。作为全流程医药研发平台,康龙化成2024年新增客户超900家,海外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20%,其小分子CDMO业务正成为欧洲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三诺生物的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获欧盟认证并进入FDA审核阶段,公司副总经理郑霁耘表示,公司第三代电化学传感技术使产品精度达国际领先水平。
AI技术创新与ESG实践引发关注
参加路演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表示,中国已孕育出包括DeepSeek在内的一批优质科技公司,看好中国科技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技术成为路演中热议的“第二增长曲线”,相关上市公司的情况吸引了境外投资者的关注。
科大讯飞展示了“讯飞星火”大模型的落地成果,公司证券部总经理常晓明表示,“讯飞星火”大模型已与多家行业头部企业合作,覆盖300多个应用场景,国产化AI生态中标数量居行业第一。
中科创达以“端侧智能操作系统”为核心,推出AI原生汽车OS“滴水OS 2.0”,公司近年来整合中央计算平台与视觉、声学技术,推动汽车从“软件定义”向“AI定义”升级。
中国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路径,上市公司围绕绿色低碳新型生产生活方式,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打开新的业绩增长空间。
蓝晓科技在盐湖提锂领域的技术突破引人瞩目,公司证券事务代表贾鼎洋介绍,公司西藏盐湖项目通过采用全球首创的高钠碱性锂吸附剂、双极膜系统、零碳闭环工艺,打造了从原卤到吸附、浓缩、再到氢氧化锂资源循环的生态绿色工厂。
潍柴重机则在绿色动力领域表现亮眼,公司财务总监温涛表示:“船舶动力方面,公司已完成天然气及双燃料发动机的开发和应用,并完成甲醇发动机产品开发布局,在船用发动机节能减排方面走在行业前列。”
外资机构持续关注A股投资机会
参与路演的境外投资机构普遍表示,在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贸易摩擦加剧及汇率波动的背景下,中国A股展现出较强韧性。
一家美国资产管理机构认为,在当前市场波动加剧的环境下,投资者更应关注长期结构性机会,具备独特产品或服务优势的企业拥有更强的定价权,能够更好地应对成本上升压力,会持续关注A股上市公司投资机会。
此外,一家参与路演的境外机构表示,近期密集组织分析师来中国走访调研,与上市公司进行面对面沟通,目前整体对A股投资观点较为正面,下一步将精挑细选科技板块投资机会,重点关注技术门槛高的优质企业。
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股票业务执行负责人张一鸣在会上表示,外资机构普遍看好中国市场,尤其是A股和港股的中长期发展前景。他表示,中国资产正逐步得到国际资本市场的关注,科技进步与地缘经济格局的变化为中国资产估值体系的优化提供了新的动力。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企业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这使得市场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产生了更多关注。此外,当前中国资产的估值在历史上处于较低水平,为投资者提供了配置机会。
转载请注明:风向资讯网 » 企业新讯 » “组团”推介中国资本市场投资机遇 深交所携11家公司亮相香港路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